近日
#48岁油漆工地下室
刷漆后中毒离世#
上了热搜
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其实,油漆中毒引发的悲剧并非个例。今天,小阔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油漆中毒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苯,以及油漆工可能面临的职业风险和应对措施。
苯是一种无色、带有特殊芳香味的有机化合物,常作为溶剂在油漆、涂料、稀释剂中被广泛使用。正是这种略带芳香的气味,让人容易放松警惕,却在不知不觉中中毒。
苯被人吸入体内后,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血液,进而对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
苯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中毒反应上,而且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每种危害都不容小觑。
1. 急性苯中毒:短时间内就能让人陷入危机
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会引发急性中毒。初期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若不及时远离污染源,症状会迅速加重,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甚至昏迷死亡。
2. 慢性苯中毒:潜伏期长,损伤不可逆
长期低剂量接触苯会导致慢性中毒,初期可能只是持续乏力、记忆力减退等。随着接触时间增加,会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凝血功能异常,免疫力持续下降,最终可能损伤造血系统,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且这些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
油漆工是长期与油漆打交道的群体,也是苯等有害物质的主要接触者之一。除了苯中毒,他们在工作中还可能面临多种职业危害,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除了我们重点说的苯中毒,油漆工在工作中还可能接触到甲苯、二甲苯、汽油、丙酮等有害物质,长期接触这些物质,都可能引发相应的职业性中毒。比如甲苯和二甲苯,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出现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对于油漆工来说,由于长期、反复接触含苯油漆,他们患白血病等职业性肿瘤的风险要远高于普通人。
油漆中的很多成分都具有刺激性,油漆工在工作时,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到油漆或其挥发物,很容易引发职业性皮肤病,比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
作业场所必须安装有效的通风设施,如排气扇、通风管道等,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
用人单位要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危害检测机构,对作业现场的空气进行采样和检测,及时了解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情况。发现毒害物浓度超标立即停止作业,整改达标后方可复工。
必须配备专业防护装备:防静电工作服、耐油手套、防护帽,最重要的是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在密闭空间应使用送风式面罩。
推广使用低毒或无毒溶剂,用水性漆替代传统溶剂型油漆,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工接触。
有害与无害作业区分开,设置警示标识,配备完善的应急救援设施。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制度,履行危害告知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