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身体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就是“秋乏”。此时应调整起居,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

秋季比较合理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0点到清晨6点,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睡,不仅可以让人保持精神,还能在冬季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秋分时节,暑热远去,凉爽的天气容易让人食欲大增,这时可适当进补“贴秋膘”。

“贴秋膘”需根据自己的体质进行选择和搭配。平和体质和气血不足的人群适合食用牛、羊肉,可补益气血、健脾温肾,但热性体质的人不宜多吃;鲫鱼、鲤鱼、鲈鱼、墨鱼等水产适合大部分人群,适量食用可补益气血;阴虚体质的人群可以在干燥的秋季适量食用猪肉、鸭肉等,可滋阴润燥。食用肉类食物时,要注意荤素搭配,可搭配绿叶菜、白萝卜等,不仅有利于消化食物,也能起到通便的效果。
秋季品蟹正当时,但因蟹性大寒,脾胃虚寒的人群不宜食用,普通人也不宜多食。建议吃蟹时,搭配生姜、黄酒等温性食物。
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过来。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另外,多吃清润、温润的养生粥,在补水的同时,还能生津润燥的效果。如梨子粥、百合粥、银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