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胺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广泛用于农业防治害虫。然而,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果蔬中。小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应予以关注。
噻虫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新烟碱类中的一种杀虫剂,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作用。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蝉、飞虱等害虫的杀虫剂。少量的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噻虫胺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1-2022 规定,抽检中高风险产品的噻虫胺最大残留限量分别为辣椒0.05mg/kg,姜0.2mg/kg,豇豆0.01mg/kg,香蕉0.02mg/kg。各类果蔬噻虫胺限量要求如下:

根据农药登记要求,噻虫胺只能用于已登记品类的特定病虫害防治,而部分种植户欠缺相关常识,仅根据病虫害对症用药,农药超范围使用时常发生,导致果蔬抽检噻虫胺不合格风险加剧。
噻虫胺可能超标的原因分析如下:
1.未完全遵守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或超范围、超量使用;
2.周边环境或临近地块有使用同类型农药,二次污染;
3.现场使用农药时,没用完的农药处置不当;
4.使用的农药假冒伪劣,含有隐性成分的农药;
5.噻虫胺为噻虫嗪的代谢产物,存在药物代谢产生的不合格现象。
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购食用农产品一定要选择具有法定经营资质的超市以及当地政府规划具有果蔬批发功能、远离污染源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
2、购买时应注意选择市场上公示抽检合格的摊位和品种。为保持鲜活食用农产品的营养和风味,建议按需购买、尽快食用。
3、食用农产品在冷藏条件下的保鲜效果优于常温,但不同品种应尽量分开保存,以免造成病原体的相互污染。不食用感官不新鲜的果蔬、畜禽及水产品,以及局部腐烂的果蔬中没有腐烂的部分,以防止残留的有害物质侵入人体。
4、果蔬食用前要经清水浸泡后冲洗干净,以有效降低果蔬中的农药残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