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了大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门在外,住宿场所的卫生环境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带大家从公共用品用具的角度看看住宿场所的卫生要求。
近期,某卫生健康局卫生监督员对某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监督检查。现场检查见该场所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许可项目为住宿;客房内提供有供顾客使用的玻璃口杯及陶瓷口杯,消毒间内热力消毒柜未连接电源,柜体表面覆盖灰尘,未见消毒记录和保洁柜。经卫生监督员现场检查发现,该机构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
某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的行为,违反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五)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的规定,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第(二)项之规定,根据《陕西省卫生健康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标准》第403号的规定,“首次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未进行卫生检测的;2.未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属于严重情节,处罚标准为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最终,该卫生健康局对该机构给予: 1.警告;2.罚款人民币壹仟元整(¥1000.00)的行政处罚。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公共场所的下列项目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一)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
(二)水质;
(三)采光、照明;
(四)噪音;
(五)顾客用具和卫生设施。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 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一)卫生质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而继续营业的;
(二)未获得“健康合格证”,而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
(三)拒绝卫生监督的;
(四)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提供给顾客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按照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洁。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一)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顾客用品用具等进行卫生检测的;
(二)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者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的。
一、住宿场所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要求:
(一)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二、客房服务要求:
(一)客房应做到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二)床上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一周至少更换一次。
(三)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
(四)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五)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三、公共卫生间清洁要求:
清洁坐便器(便池)的清洁工具应专用。每日应对卫生间进行一次消毒。
注意事项:
1、使用的消毒药物必须是已取得卫生批准文号的合格产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2、严格按规定浓度进行配制,固体消毒剂应充分溶解。
3、抹干用具时,镜面、墙壁、洗漱台、洗手盆、门窗使用一条抹布。地板、蹲位用专“拖把”拖干。如使用坐厕,座便器面盖、坐板使用另一条抹布抹干。
4、清洗卫生间设施的工具必须专用,标志明显,不得与清洁室内的其他工具混用混放。
四、棉织品清洗消毒要求:
(一)棉织品清洗消毒前后应分设存放容器。
(二)客用棉织品、客人送洗衣物、清洁用抹布应分类清洗。
(三)清洗程序应设有高温或化学消毒过程。
(四)棉织品经烘干后应在洁净处整烫折叠,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及时运送至储藏间保存。
广大公共场所经营者在诚信经营的同时,应加强自身对公共场所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规范设置以规模相配套的清洗、消毒设施,对重复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及时做好清洗、消毒并有消毒记录,切实保证每一名顾客的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