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是我国的第一大类职业病,也是危害最严重的一种职业病,在职业病案例中的占比甚至能达到60%以上。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下职业性尘肺病及预防措施:
01有毒物质在空气中存在的状态
(1)气体和蒸气
(2)气溶胶(雾、烟、尘)
尘: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尘的粒径范围1μm~10μm,粉尘属于尘。
02生产性粉尘及职业性尘肺病的概念
生产性粉尘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颗粒物。粉尘对人体的致病作用包括职业性呼吸系统疾患以及局部作用。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03生产性粉尘的来源:
职业性尘肺病包括下列13种: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
01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控制
八字方针:革水密风 护管教查
革:即工艺改革,通过技术革新,改进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使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消灭粉尘来源或减少粉尘飞扬。
水:即湿式作业,通过用水除尘、湿式作业,如在破碎、研磨等过程中,尽量用湿式原料、采用水磨、水研,或在车间内适量喷雾洒水,降低粉尘飞扬。
密:即密闭除尘,通过密闭作业,对尘源采取密闭措施,防止粉尘逸入车间。
风:通风除尘,与密闭措施相配合使用的局部抽风,控制粉尘不外逸。
护:个人防护,使用口罩、防尘面具等防护用具。
管:组织管理,通过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防尘措施的有效实施。
教:教育培训,通过宣传教育,统一认识,人人参与防尘工作。
查:通过人员健康检查以及定期的场所检查,监测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检查防尘设备的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