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砂糖桔”“小熊猫”“小土豆”带火了旅游业,那么出门在外,住宿场所的卫生环境也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天带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看住宿场所的卫生要求。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 37487-2019)规定:
1、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应在场所内醒目位置公示,经营项目与许可范围一致;
2、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公共场所应在场所内醒目位置公示卫生信誉度等级;
3、人员健康合格证明齐全有效,宜随身携带或在场所内集中保管,便于查对;
4、公共场所应按照卫生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卫生规范的规定对场所的空气质量、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声、公共用品用具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等进行卫生检测,每年不少于一次,应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检测结果并及时更新。
1、住宿场所床单、枕套、被套、毛巾、浴巾等公共用品宜按床位数3倍以上配置,枕芯、床罩、床垫配置数量应满足经营需要;
2、住宿场所杯具、拖鞋等公共用具宜按床位数2倍以上配置;
3、客房内无卫生间的应每床位配备一套脸盆、脚盆并注明标识明确用途;
4、床单、枕套、被套等床上用品应保持整洁,一客一换,长住客至少一周一换;
5、床罩、枕芯、床垫等用品应定期更换清洗,保持整洁。
1、住宿场所宜配备工作车,配置数量与场所经营规模相适应。
2、客房数量50间以上的住宿场所应配备工作车,按每层楼或每20间客房设置1辆的比例配置;
3、工作车内清洁的公共用品用具与一次性拖鞋、牙刷、牙膏、肥皂、卫生纸、洗发液、沐浴液等耗损品应分类、分层存放;
4、使用过的公共用品用具(床单、枕套、被套、毛巾、杯具、拖鞋等)和废弃物应配置专用存放设施;
5、工作车应采取卫生防护措施,合理设置清扫工具存放容器、抹布的存放位置,有效防止交叉污染、二次污染。

1、应做到专间专用,不得擅自停用或更改房间用途,在清洗消毒间内不得从事与清洗消毒无关的活动;
2、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应正常使用,并保持整洁;
3、有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配备消毒剂定量配制容器(化学法消毒)、洗消器材和工具;
4、不得放置饮水机、制冰机、清扫工具、个人生活用品、杂物及其他无关物品。
1、公共场所应根据场所种类、规模合理设置清洁物品储藏间,或在场所内清洁区域设置清洁物品储藏区,数量和规模应能满足经营需要;
2、公共用品宜与一次性拖鞋、牙刷、牙膏、肥皂、卫生纸、洗发液、沐浴液等耗损品分间存放;
3、 不得放置污染物品、清扫工具、个人生活用品、杂物及其他无关物品;
4、环境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室内无霉斑和积尘,设置病媒生物防治设施并正常使用,无病媒生物滋生。
1、公共场所配置的卫生相关产品应执行进货验收制度,保证产品质量,标签标识规范;
2、使用集中空调的场所,卫生指标及卫生管理应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要求;
3、公共场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应掌握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并熟悉本场所的卫生管理要求。
4、外送清洗的公共场所应选择持有工商营业执照、配备专业洗涤烘干设备、洗涤操作规程符合卫生要求单位洗涤公共用品并与洗涤服务单位签订洗涤合同,建立外送管理台账,有交接验收记录,洗涤后的公共用品应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GB 37488-2019)要求,储存、运输应有保洁措施。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在没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如何快速鉴别?现在教您一套丝滑小妙招!!!
看住宿场所的整体环境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栏内卫生许可证、卫生信誉等级、检测合格报告等内容。
检查被褥、床单、毛巾、浴巾等有无毛发、污渍,一次性拖鞋有无使用过后的痕迹,水杯和面盆内有无水渍水垢,马桶内有无污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