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又称胡桃,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受到很多消费者喜爱。市场上核桃和核桃的加工制品很多,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知和消费核桃,特做如下消费提示。

核桃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核桃生产国,拥有最大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核桃仁是核桃的主要可食用部分,每100克含油脂60-70克(其中有益大脑健康的亚麻酸含量丰富)、蛋白质15-2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左右,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以及酚酸、核黄素、褪黑素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由于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差异,一般南方成熟时间主要为7-9月份,北方则在9月,主要在上旬到中旬。收获季节的鲜核桃以及经过晒干或烘干后获得干核桃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加工制成多种食品,如核桃碎、核桃油、核桃粉、核桃乳、核桃仁,或者作为食材制成核桃酥、每日坚果等。

品质好的核桃,外壳完整、光滑,纹路清晰。不要选择外壳有裂纹、破损或发霉的核桃。如条件允许,打开核桃后观察核桃仁,内部干爽且核桃仁坚实,呈黄白色的品质较好。核桃仁表面黏腻、发黑的,不宜选择。
品质好的核桃拿在手里有重量感。如果感觉轻飘且摇晃时有声响,说明核桃仁收缩,可能已经干瘪或者过熟,不宜选择。
核桃气味清新,具有木香味。若有霉味、哈喇味或其他异味的核桃,不宜选择。
新鲜核桃仁口感鲜、香、脆,干核桃仁的味道油香悠长。如果核桃仁有苦味、发霉等味道,说明放置较久且已经变质,不宜选择。

核桃仁可直接鲜食,还可以盐炒或烘焙,如做成盐炒核桃仁、核桃酥、核桃糕等,也可作为配菜,如做成西芹核桃仁、核桃仁拌木耳、核桃仁鸡丁等,亦可与豆类、牛奶、水果等搭配打浆后饮用。特别提醒的是,核桃仁鲜食最好,可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加热后多不饱和脂肪酸会受到一定的破坏。核桃仁一次不宜食用过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成人每天摄入坚果10克左右,也就是大约2-3个核桃。

鲜核桃水分含量高,采摘后受贮藏方式、天气、温度等因素影响,保存时间较短。可稍加晾晒,外壳干燥后放入冰箱4℃左右冷藏,短期保存。也可装保鲜袋,放进冰箱-5℃左右冷冻,保存数月。
家庭以晒干或烘干的干核桃为主,注意保留外壳。可用透气的布袋或麻袋装好,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保存1年左右。不宜用塑料袋等不透气的容器盛放,容易聚集水分,导致霉变。
核桃仁易氧化变质,产生哈喇味,影响品质和口感。可将核桃仁放入保鲜袋,尽量排出空气后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3-6个月。
可以根据包装上所注明的方法保存,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完。一旦发现变质、变味,不要食用。
辨析一:多吃核桃真的能补脑吗?
核桃富含必需脂肪酸,特别是其中α-亚麻酸含量在各种坚果里较高,同时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E和多酚类物质。这些营养成分能帮助大脑保持健康活力。国外有部分研究发现,每天吃核桃有利于延缓老年认知功能的退化。但是,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吃核桃能让儿童和年轻人提高智商。由于核桃热量较高,盲目地大吃特吃显然是不可取的。
辨析二:吃核桃对血管健康是有益还是有害?
核桃虽是高能量的油脂类坚果,但它有利于改善血脂。核桃含丰富的抗氧化成分,ω-3和ω-6脂肪酸的比例合理,原味食用时不会提高炎症反应。国外有研究发现,将饮食中5%的饱和脂肪酸换成核桃,罹患高血压的风险显著降低。还有研究发现,适量吃核桃有利于降低血脂。因此,可以说吃核桃对心血管健康有一定好处。
辨析三:吃核桃早上好还是晚上好?
核桃脂肪含量较高,如果是拿来当零食大量吃,特别是晚餐之后吃,易导致身体摄入过量油脂而诱发肥胖。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坚持吃10克左右的坚果有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概相当于2个核桃。研究表明,早餐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天然食物有利于提升早餐质量,所以核桃是理想的早餐坚果选择。
辨析四:吃核桃仁能不能去掉褐色的皮?
有研究提示,多酚类物质对于降低大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有所帮助。多酚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核桃仁表面那层褐色的皮中,它们给核桃带来淡淡的苦,有些人吃核桃时总想把这层皮去掉,但这样做其实会大大降低核桃仁的健康价值。
辨析五:“原装”核桃为什么比加工过的核桃零食好?
原味的新鲜的带壳核桃,营养成分尚无损失,其中所含脂肪被氧化的可能较小。如果加盐、加糖、加香辛料,经过煎炸,或烤制时间较长,则核桃中的抗氧化成分会损失,同时还会产生很多促炎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