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阔成职卫丨普通冻伤和职业病冻伤有啥区别?职业病冻伤这些注意事项你都知道吗?

时间:2023-12-12 点击次数:511

图片

进入冬季,全国许多地方均已处于低温环境。这对许多在室内外作业无取暖设施的作业人员来讲,除了要防止其它的职业危害外,更要注意低温作业的劳动防护。一起了解更多安全注意事项:

PART.01
什么是职业性冻伤

冻伤包括冻结性冷伤和非冻结性冷伤。职业性冻伤是指冻结性冷伤,劳动者接触严寒环境或介质(制冷剂、液态气体等)导致身体局部组织温度低于组织冻结温度(-3.6℃至-2.5℃,亦称生物冰点),局部组织经冻结和融化过程而导致的损伤,其特点是组织细胞发生冻结。非冻结性冷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低温(0℃至10℃)潮湿环境引起的外周组织损伤所致的综合征,组织细胞发生损伤但无冻结,如冻疮、浸渍足(手)。而我们平常所说的普通冻伤,属于非冻结性冷伤,要与职业性冻伤进行区别。

PART.02
哪些职业易发生职业性冻伤

主要包含两类:

一是寒冷季节从事户外作业的人员,或室内无采暖或有冷源设备的低温条件下的作业,如林业、渔业、农业、矿业、护路、通讯、运输、环卫、警务、投递、制造业(户外)等。

二是职业性接触介质(如制冷剂、低沸点液态气体),常见的介质有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液氮、液氨、液氯、液氦、氟利昂等,其沸点很低,在常压下蒸发的瞬间即可形成-268.9℃至-29.8℃的低温。

PART.03
职业性冻伤的临床特点

根据损伤程度,冻伤可达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严重者深达皮肤全层、皮下、肌肉及骨骼等组织。

冻伤的症状和体征突出表现在受冻部位复温融化后,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刺痛、痒感或灼热感,严重者会有感觉迟钝、感觉丧失、肢体痛等,受冻皮肤早期苍白,复温融化后,呈现红色或微紫红色、暗红色,严重者变为紫红或青紫色、紫蓝色或青灰色,可伴有水泡。

图片

对于较轻的损伤,一般预后良好,严重者会留有瘢痕、功能障碍,甚至截肢。

PART.04
职业性冻伤的治疗原则

一旦发生冻伤,立即脱离寒冷环境或极低温介质,移至防风保暖场所,采取保暖措施,确定伤部无再次冻结危险时,方可采取复温治疗措施。

对于处在冻结状态的伤部,用40至42℃温水进行温水快速复温方法治疗,直至指(趾)皮肤潮红、肢体变软,严禁采用拍打按摩、冷水浸泡、冰雪搓擦或明火烘烤等方法复温。

PART.05
如何预防职业性冻伤
01

职业性冻伤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因此要强调早期预防。

02

用人单位要完善规章制度,将防冻保暖措施做到有章可循。

03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定期对劳动者体检,对患有职业禁忌人员应及时调岗,妥善处理。

04

作业地点为工人提供采暖设备、休息室等,提供热水。

0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或在一天中较暖的时间进行户外作业,在极端天气限制户外作业时间。

06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防寒服、防寒鞋、防寒帽、防寒手套)的佩戴,及时评估佩戴的有效性。

07

劳动者要加强锻炼,营养摄入,以增强抵抗力,抵御严寒。


  • 电话:029-81299806  029-81299808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东路99号西安佳为科技产业园104栋4层

营业执照电子版在线查看

Copyright © 2021-2025 陕西阔成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071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402000153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029-8129980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