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二氧化硫,很多人会想到“酸雨”“汽车尾气”“空气污染”等关键词,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物质还跟一些食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在一些食品的防腐和护色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那么二氧化硫来源于哪里?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有一种常被用作漂白剂和防腐剂的含硫类食品添加剂。包括硫磺,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等。这种含硫类食品添加剂通常会在食品中以亚硫酸盐的形式部分惨留下来,对其进行残留检测时,一般以二氧化硫计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规定了食品中允许使用的含硫类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何残留量。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中不得使用含硫食品添加剂。一般而言,含硫类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范围在0.01g/kg-0.4g/kg之间(以二氧化硫残留量计算)。
例如,硫磺只限用于熏蒸蜜饯、凉果、干果、干菜、八角、食糖、魔芋粉等食品;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可广泛用于蜜饯果脯、干果、干菜、腐竹、淀粉、糖果、饼干、葡萄酒、果酒等食品中;焦亚硫酸钠可用于鲜水产、冷冻水产品、冷冻鱼糜制品(均限于海水虾蟹类及其制品)等。
近年来,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为解决检测标准适用范围问题,2022年6月30日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5009.34-2022),将二氧化硫测定方法范围从果脯、干菜、米粉磊粉条、砂糖、食用菌和葡萄酒等食品扩大到“所有食品”范围。该标准该于2022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在国家标准限量范围内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如果超限量使用含硫类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会引起咳嗽、咽喉肿痛及消化系统疾病等,也可能会对人体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潜在危害。
一是外源性。即采用硫磺熏制食品或用能产生二氧化硫的盐类做食品添加剂时产生(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等)。
二是内源性。如葡萄酒或其他果酒在自然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就会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但因为其产生的量比较少,达不到防腐、保鲜、抗氧化的作用,因此还要额外添加一些二氧化硫或其盐类。
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当然也有很多:
例如个别生产者使用劣质原料以降低成本,而又为了提高产品色泽,超量使用含硫类食品添加剂;
有的生产者采用这种传统工艺,硫磺熏蒸漂白,或者直接使用亚硫酸钠盐浸泡保鲜;
还有的生产者操作不规范,在使用添加剂时,不计量或者计量不准确。
小阔在这里提醒:
➨消费者:选购食品应在正规商超等场所购买,不要片面追求产品色泽鲜亮,如发现有刺鼻气味应谨慎选择;
食用前,参考产品标签上的食用方式,通过清水漂洗、煮或炖等烹饪方式,也可去除一些食品中残留的含硫类食品添加剂。
➨相关食品的生产者:要对产品进行定期的检查、检测,避免超标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