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进行热门食品票选,益生菌一定能进入前五,即使你没买过益生菌,也一定听过。面对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益生菌产品,益生菌的诸多功效,你是不是有一种挑花眼的感觉?挑花眼就“对”了,只有挑花了眼才能入坑。小阔整理了9大常见问题,一起看看!
乳酸菌,一般是指能发酵糖并主要生成乳酸的细菌总称。
不是所有的乳酸菌都是益生菌,只有健康功效经科学验证、特定的乳酸菌菌株才可以称为益生菌。
目前,益生菌产品中常见的菌种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
细菌界就像是一所学校,菌属就是一个个的年级。菌种就是各年级里的各个班级,菌株则是各班里的各位同学。
对人体有益的菌属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和链球菌属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种的益生菌的基因组差别较大,同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之间也会存在差异性。而菌株特异性会影响益生菌功效的发挥。
目前,我国要求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保质期内活菌数不少于106CFU/mL(g)。
消费者在购买益生菌类产品时,要注意:
(1)产品是否标识活菌数;
(2)查看产品适宜的贮存条件,对于需要在低温环境下贮存的产品,应注意销售环境的温度,以保证益生菌的活性。
1.多种益生菌科学设计的配方,比单一的益生菌作用更好;
2.产品要有足够的活菌总数,以覆盖全肠道;
3.益生菌要强健耐胃酸,这样才能活着到达肠道发挥作用;
4.益生菌的有效性要经过科学试验的验证;
5.能够在阴凉干燥的条件下保存,无需冷藏,这样既方便,又能保证活性。
目前,全球益生菌产品形式主要有奶制品及膳食补充剂。
奶制品主要是通过将益生菌加入液态奶或制作成发酵奶制品,如酸奶和乳酸菌饮品等。
膳食补充剂是将益生菌与其他类型的活性物质共同应用,常见的类型有胶囊、粉剂、片剂等。膳食补充剂中的益生菌生物活性能得到有效保护,因此产品效果往往高于奶制品。
益生菌类保健品适用于:炎症性肠病人群、过敏人群等。患者必须从正规渠道购买保健品,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处方及合理的用药原则服用。
三类特殊人群需谨慎服用: 重症胰腺炎急性期、胃肠道手术及感染性心内膜炎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普通人群不需要刻意补充维生素。
酸奶和益生菌其实是两个概念。想要加工酸奶时用到的关键技术叫发酵,常用于酸奶发酵的菌种有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
有了益生菌的概念以后,酸奶制作过程中可以添加益生菌,但是益生菌不能直接代替酸奶发酵的菌种进行发酵。
酸奶中常见的益生菌有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
发酵乳制品选购时应注意属性标识菌株名称、冷藏条件、乳酸菌总数等规定。
乳酸菌饮品产品标签应注意是活菌 (非杀菌)型还是非活菌(杀菌) 型,选购时可以通过产品标签进行区分,活菌型的乳酸菌饮料必须冷藏保存。
1.看批准文号和“蓝帽子”标识。“蓝帽子"是我国保健食品特有的标识,其下方的“批准文号"相当于该产品的"身份证号码”,其注册信息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
2.看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消费者应查看产品说明书的保健功能声称和适宜人群,并根据自身的需求选购适宜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
3.看食用量和食用方法。消费者需遵照说明书的食用量和食用方法,科学食用益生菌类保健食品。
4.看保质期和贮藏方法。消费者还需关注产品的保质期及贮藏方法,要在保质期内食用,并按照贮藏方法进行贮存以保持其活菌数量及其保健功能。
此外,购买益生菌类食品一定要到正规的商超或网络平台购买,切不可盲目听信虚假夸大宣传,对声称保健功能的益生菌类普通食品要加以防范,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