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阔成职卫丨国家卫健委权威发布,我国职业病防治总体形势如何?

时间:2023-06-21 点击次数:403

新发职业病报告病例数近十年来降幅达58%,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县区覆盖率达95%以上,第三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达48.9%……职业健康关系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家庭福祉,国家卫生健康委6月15日召开了以“介绍加强职业健康监测 保护劳动者健康有关情况”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内容有以下七个方面:

01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总体形势

截至2022年底,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的劳动人口占14.2亿总人口的62%。职业健康不仅关系到劳动者身体健康和家庭福祉,同时也关系着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职业病防治工作近十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个明显的标志是全国报告的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3年的26393例下降到2022年的11108例,降幅达到58%。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国家仍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许多中小微企业职业病管理不到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还存在超标现象普遍等问题,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健康检查比例比较低,导致报告职业病病例数据不能如实反映我国职业病发病真实现状,所以我国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同时长时间加班、不良作业方式、工作压力等导致的工作相关疾病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IT行业、新业态等,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传统职业病防治和工作相关疾病预防的双重挑战,职业病防治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02
职业健康保护行动目前进展情况

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在全国各地深入开展,主要有五个品牌,即职业健康保护行动,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到5月1日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职业健康传播作品征集活动;职业健康知识“三进”活动,进企业、进机构、进学校;健康企业建设活动;“争做职业健康达人”活动。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有1.3万家健康企业,4.1万名职业健康达人。

03
职业病防治支撑体系建设

2020年到2022年,利用中央转移地方支付资金提升了205家公立职业病诊断机构、338个市级、2860个县区级职业病防治机构的诊断能力和职业病危害监测能力,建设了829个尘肺病康复站,初步构建起“省市鉴定、地市诊断、县区体检、乡镇康复的职业病诊疗康复体系。

目前全国有5342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591家职业病诊断机构、1254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636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32家省级工程防护技术指导中心。从事职业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9.9万人。建立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粉尘危害工程防护重点实验室,遴选推广首批33项防尘防毒先进适宜技术。

04
我国放射诊疗安全与防护总体情况

目前全国有放射诊疗机构7.5万家,估计每年开展10亿人次的放射诊疗。为了保护广大患者和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国家出台了130多项标准,加强放射诊疗的防护和设备的质量控制。从2010年起,我国持续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强化了医院主体责任意识,落实法规标准的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和防护水平显著提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放射治疗设备和核医学设备总体处于良好状态,放射诊断设备质量大幅提升。

05
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工作总体成效

一是建立并完善了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体系,县区覆盖率达到95%以上,监测行业覆盖了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绝大数行业,监测的病种和范围覆盖了全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应急健康体检等全部职业健康检查类型。

二是全面掌握了我国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现状。2019-2022年共监测用人单位24.7万家,覆盖劳动者4263万人(次),其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1889万人(次),全面掌握了重点行业中煤尘、矽尘、苯、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水平,为开展重点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三是基本摸清了尘肺病发病和患病情况。2019-2022年,在全国500个粉尘危害严重和尘肺病患者集中的县区开展了主动监测,为劳动者免费开展职业健康检查52万余人次,劳动者尘肺样改变率约为1%。在150家医院开展尘肺病筛查,筛查就诊患者1063万人,每年筛查患者中尘肺样改变约为0.6%-0.7%。

四是开展了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访调查。基本掌握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诊断报告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现状和现患病例的各类保障情况,为我国职业性尘肺病存活患者实行分类保障及推进尘肺病康复站建设提供了依据。

五是利用监测数据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建立了监测监督联动机制。初步估算我国每年尘肺病实际新发病例数为报告病例数的近三倍,每年噪声聋新发病例数约为报告病例数的10倍。通过监测工作开展,地方各级监测机构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情况、职业健康检查异常情况、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质量控制情况通报给卫生监督部门,为开展监督检查提供线索,有效发挥监测数据的监测预警作用。

06
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总体水平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组织开展了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监测,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此类监测的国家。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8个第二产业和5个第三产业行业的16-59岁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有效调查问卷340506份,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2.6%。

第二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6.5%,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等12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范围为53.1%-70.1%,纺织、服装、服饰等6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范围为38.7%-52.3%。

第三产业重点人群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48.9%,其中医疗卫生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65.8%,快递与外卖配送业、环境卫生业等四个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36.1%-51.7%。

07
快递与外卖配送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保护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从事快递与外卖配送等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越来越多,与传统职业病发生相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总体风险比较低,但由于工作强度大,时效性强等特点,使得这些职业人群发生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疾患风险增加。此类人群在做好传统职业病的预防时,也要加强工作相关疾病预防工作。

一是制作通俗易懂的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和心理疾患预防性指南,进行广泛宣传,提升劳动者的健康意识;

二是鼓励相关企业,落实社会责任,改善劳动者劳动条件,减轻劳动负荷,舒缓工作压力,减少工作相关疾病的发生;

三是推进《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工作,将工作相关疾病的预防纳入用人单位的法定职责,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健康。


  • 电话:029-81299806  029-81299808

  • 地址: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东路99号西安佳为科技产业园104栋4层

营业执照电子版在线查看

Copyright © 2021-2025 陕西阔成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1006071号-1  陕公网安备61019402000153号

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

扫码咨询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029-81299806

扫一扫,关注我们